新闻中心

基地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地新闻 >> 正文

“2023大连·国际中文教育名师公开课”第二讲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31日来源:孔子学院工作处  作者:

“2023大连·国际中文教育名师公开课”

第二讲会议纪要

2023年9月16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支持、大连外国语大学主办的“2023国际中文教育名师公开课”第二讲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讲座主讲人为华东师范大学的丁安琪教授和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王添淼院长。讲座由我校汉学院陈子骄院长主持,在腾讯会议和B站平台同步直播。

162F4

主讲人丁安琪 教授

5084

第一场讲座为丁安琪教授的《国际中文教师的身份认同》。她首先以“三教”问题为引,介绍了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身份认同是一种常住不变的人格状态,另一种则认为身份认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接着丁老师阐述了身份认同与语言表达的关系,她指出:中文的“认同”一词有时会被误解为动作或心理上的接受程度。她还提到,身份认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和表述方式可能存在差异,教师的身份认同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多重子身份,每个子身份都与其他身份相互作用,形成和谐共生的动态特征,因此其发展具有动态性。随后,丁安琪教授阐释了二语教师的职业身份认同、专业身份认同与个人身份认同等相关问题并详细介绍了国际中文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丁安琪教授介绍了中文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方法:分层次的研究方法。她介绍到:第一层是指导研究的理论视角或思想体系;第二层是搭建理论框架和论证阐述观点的方法;第三层是获取研究资料的方法。此外,丁安琪教授还指出了身份认同的动机问题并提出:加强国际中文教师身份认同研究是促进国际中文教师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主讲人王添淼 教授

4D13

第二场讲座是由王添淼教授带来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叙事研究》。

首先,王添淼教授介绍了国外教育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历程,指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途径。她提到了两个关键点:一是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二是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将感性经验提升为理性知识。随后,王添淼教授介绍了教育叙事研究的重要性、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以及质化研究的基本流程。此外,王添淼教授还强调了隐喻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提出教师隐喻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最后,她建议大家在日常教学生活中记录心情变化并将其用于学术研究,呼吁大家对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领域保持研究热情,努力探索新的研究成果。

来自国内90余所高校的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学者、师生等400余人在线聆听了此次讲座并参与了在线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