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29日上午,中国昆曲“琵琶弹戏:西厢记”团队受邀做客俄罗斯西伯利亚之声广播电台,进行在线直播。广播电台主持人与《西厢记》主创团体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第一,《西厢记》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我校俄罗斯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婵娟用俄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她指出西厢记叙写了书生张生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冲破层层阻挠最终走到一起的故事,表达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观。
第二,西方的鲁特琴与中国琵琶的区别有哪些。音乐家王参指出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及“弹拨乐器首座”,属于拨弦类弦鸣乐器,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琵琶音域广阔、演奏技巧为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的乐器。鲁特琴(LUTE)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最风靡的家庭乐器,大都是以合奏的方式演奏舞曲或作歌曲的伴奏。王参还现场弹奏了著名的琵琶曲《十面埋伏》,并即兴弹奏了一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第三,主持人请作曲家姚晨分享“琵琶弹戏:西厢记”的创作动机。姚晨指出作品的灵感来自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珍藏的一把明代琵琶。在这把琵琶的缚弦上,雕刻了一副王实甫《西厢记》中的“游殿奇逢”。这一下子让他想到用琵琶弹唱说戏的形式来创作这个作品。
第四,主持人请孔子学院俄方院长伊戈尔介绍演出当晚的情况及观众的反响。他指出昆曲的魅力吸引了观众。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欣赏与理解演员的表演,孔子学院提前将故事简介以及唱词印在节目单上。
当日下午,表演团一行到达俄罗斯新西伯利亚格林卡国立音乐学院进行题为“中国音乐走出传统,而后回归传统”的讲座。在讲座中姚晨指出,中国的音乐传统历史悠久,我们应该珍惜先辈留下的这一笔音乐财富,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学习西方乐器,这些事实时刻都在提醒着中国音乐家们要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传承中华之音,并将其推出国门。他深入浅出地讲解琵琶与昆曲的结合,还邀请吕佳和王鑫现场展示昆曲唱腔,王参进行琵琶演奏。在讲座的提问环节,俄罗斯音乐家对琵琶与昆曲表现出了极大兴趣,与姚晨进行了交流。
此次活动以孔子学院为媒介,不仅让俄罗斯市民了解到了中国传统乐器“琵琶”与传统戏曲“昆曲”的魅力,而且让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以当代创作的形式走进了俄罗斯,实现了两国文化的交流。
作者:钟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