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孔子学院

亚美尼亚孔子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外孔子学院 >> 亚美尼亚孔子学院 >> 正文

我校亚美尼亚孔子学院成功举办2022年“汉语桥”世界大、中学生中文比赛亚美尼亚赛区决赛及亚美尼亚首届全国小学生“中文秀”决赛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07日来源:孔子学院工作处  作者:王鹏洁

当地时间6月30日下午,第21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和第14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亚美尼亚赛区决赛,以及亚美尼亚首届全国小学生“中文秀”决赛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比赛由中国驻亚美尼亚大使馆主办,我校亚美尼亚“布留索夫”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协办。驻亚美尼亚大使范勇和亚美尼亚教科文体部副部长詹娜·安德烈亚相(Janna Andreasyan)出席活动并致辞。“布留索夫”国立大学校长卡里涅·阿鲁秋尼扬(Karine Harutynyan),斯拉夫大学副校长加吉克·萨尔基相(Gagik Sargsyan),埃里温国立大学国际关系处主任马尔丁•托玛斯杨 (Martin Tovmasyan) 和外交服务与传播系负责人苏珊娜•娜娃撒尔德杨(Syuzanna Navasardyan),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韩明杰,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戈尔·萨尔基相(Gor Sargsyan)以及埃里温各中、小学校长、负责人,中外方汉语教师,汉语爱好者,参赛选手及其家长等近300人在现场观看了比赛。

13445

范勇大使在致辞中首先向组织本次比赛的亚美尼亚孔子学院、在亚开展汉语教学的老师和志愿者们表达感谢并表示,一年一度的“汉语桥”比赛是汉语学习者的一场盛会,它已成为国外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今年是中亚建交30周年,两国人民友谊深厚,双边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人文交流蓬勃发展,各领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近年来,在亚汉语教学事业快速发展,汉语学习者人数不断增加,孔子学院发展态势良好,汉语教学点不断拓展,亚当地很多学校已将汉语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在亚孔子学院的引导与推动,也充分展现出亚政府对汉语教学推广事业的重视和支持。“汉语桥”作为连接中亚文化、友谊和心灵的桥梁,可以帮助汉语学习者充分了解和体会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大家对于学习汉语的热情。希望通过本次比赛,可以有更多的亚美尼亚民众加入到学习汉语的行列中来,进一步推动中亚两国友好关系发展,加深两国民心相连相通。最后,范大使勉励参赛选手努力提升汉语水平,争取赴华学习的机会,并预祝大赛圆满成功。

130A4

图片安德烈亚相副部长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亚美尼亚教科文体部向大家表示敬意并表示,“汉语桥”比赛是一场文化盛宴,吸引了许多学习汉语的亚青少年参赛,展现出中亚两国的友好关系和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发展对华友好合作一直是亚政府重视的主要工作方向之一。两国在教育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如留学生交换学习、教师培养、教育技术发展等。中亚友谊学校是两国教育合作的代表性项目,对校内人员的培训和各项活动的举办都体现了亚方对发展两国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视程度。亚留学生赴华接受高等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相信中亚两国未来可以在教育、科学和文化领域开展更为有效的合作。

 1CC29

图片为了办好这次盛会,亚美尼亚“布留索夫”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从今年2月就开始选拔参赛选手,共有来自十几所大中小学的6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比赛,同时孔子学院安排教师对报名参赛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和集体辅导。经过4个月的辅导和两次预选赛的激烈角逐,最终有15名优秀选手进入决赛,分别是来自亚美尼亚“布留索夫”国立大学、亚美尼亚斯拉夫大学、埃里温国立大学等高校的5名大学生;中亚友谊学校、埃里温第29中学等学校的5名中学生和中亚友谊学校、沙米良中学、埃里温第135中学等学校的5名小学生。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汉语桥”比赛包括笔试、口试、中文演讲和才艺展示四个环节。笔试内容包括中文知识、中华文化常识、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学艺术四个方面,选手们都表现良好。口试题目内容广泛,选手们也都对答如流。笔试和口试部分于已于5月18日举行,决赛上进行的是中文演讲和才艺展示。决赛历时近两个小时,精彩纷呈,亮点不断。在命题演讲环节,大学生组、中学生组和小学生组的选手们分别围绕主题“天下一家”、“追梦中文,不负韶华”和“快乐中文”畅所欲言,分享自己与汉语、与中国的故事以及自己对“天下一家”的理解。在真挚的言语间流露出选手们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喜爱。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参赛选手的汉语演讲不但发音准确,而且声情并茂,水平普遍高于往届。在才艺展示环节,选手们各显神通。有的中国舞舞姿婀娜,曼妙柔美;有的说唱表演慷慨激昂,韵律十足;有的歌曲演唱余音绕梁,令人陶醉;有的武术表演一招一式,刚劲有力;有的中国画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些精彩纷呈的表演吸足了观众们的目光。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来自埃里温国立大学的米琳(Papyan Meri)、中亚友谊学校的维克托利娅·姆纳萨卡杨(Viktoria Mnatsakanyan)和来自瓦尔达那小学的阿娜伊特(Anahit Hovakimyan)一举夺魁;第二名则被来自来“布留索夫”国立大学的黄安娜(Harutyunyan Anna) 、爱博中学的吴双(Nane Yengibaryan)和中亚友谊学校的瓦烈(Balayan Valena)包揽;获得第三名的选手分别为来自“布留索夫”国立大学的韩秋燕(Harutyunyan Arus)、中亚友谊学校的娜内 (Nane Poghosyan)和来自阿维蒂扬小学的阿伦(Martirosyan Aren)。其余选手分别获得“最佳才艺奖”和“最佳口才奖”。在本次决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大学生米琳和中学生维克托利娅·姆纳萨卡杨成功拿到通往中国的入场券,届时将代表亚美尼亚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汉语桥”优胜者进行新一轮的角逐。获得第一名的小学生阿娜伊特将作为种子选手为新一届“汉语桥”大赛储备人才。

“汉语桥”中文比赛为亚美尼亚中文学习者及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也架起了一座文化互鉴、心灵沟通的桥梁。通过“汉语桥”,两国年轻人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语言、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的成就。亚美尼亚孔子学院将不断致力于为中亚两国友好交流培养高素质的汉语人才,力求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增添强劲动力。

“今日亚美尼亚”电视台全程直播了比赛实况,ABN电视台、亚美尼亚新闻社、阿尔门新闻社、哈伊克新闻社、哈特克新闻网、“今日中国”新闻博客等媒体也都对此次特别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