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云讲堂
第三季
2022
第六讲纪要
2022年8月8日19时,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与大连外国语大学承办的“中国比较文学云讲堂”第三季第六讲于线上成功举行。主讲人复旦大学戴从容教授以“《芬尼根的守灵夜》中的中国碎片”为题,为大家带来了精彩讲座。本场讲座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刘燕教授主持,在腾讯会议和B站平台同步直播。
主讲人
戴从容 教授主持人刘 燕 教授
讲座伊始,戴教授表示,《芬尼根的守灵夜》作为乔伊斯的最后的一部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其词语的使用方式。戴教授将整部作品中存在的所有中国元素进行整体、完全的考虑,通过分析作品中诸多中国意象的呈现,她发现,虽然作品中存在通过戏仿的方式颠覆东方主义话语,但是乔伊斯对于中国史以及世界史的构造要更为复杂。《芬尼根的守灵夜》不仅是一部颠覆的历史,更是一部建设的历史。因此,本次讲座旨在将分析《芬尼根的守灵夜》中的中国形象塑造作为研究视角,分析乔伊斯所使用的区别于传统、具有启示性的历史叙事模式。
戴教授指出,20世纪初西方文献中的中国形象已经愈发趋于负面,从最初的“软弱卑贱”逐步发展成为“黄祸论”。虽然“黄祸论”常被人提及,但戴教授期望证明在当时西方人对待中国的看法并非仅此一种,乔伊斯的作品既反映了其对个体立场的考虑,也是对黄祸论的反驳。
戏剧作为小说之外的中国体裁主要媒介也十分走红,在《芬尼根的守灵夜》中,乔伊斯直接或间接地提到了三部有关中国人的戏剧。San Toy中虽然存在些许种族歧视,但体现出中国人对英国人而言并非洪水猛兽,而是一个满足西方人贵族想象的异域空间。The Geisha中的独唱插曲“Chin Chin Chinaman”是哀叹中国小商人生意惨淡且遭受欺凌的命运,反应了乔伊斯对作品中中国元素的关注。而乔伊斯对于真正中国体裁的改编戏剧Lady Precious Stream的提及相对前两者更为隐晦。究竟是中国文化本身吸引了乔伊斯,还是作品名称的翻译引起了乔伊斯的联想,还有待商榷。
戴教授认为,乔伊斯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可能并不深入,也无意深入,《芬尼根的守灵夜》中很多中国文化意象是较为肤浅的老生常谈。《芬尼根的守灵夜》的主要意图是建立人类文化大融合的前景,该主题在主人公HCE(Here Comes Everybody)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其多重身份的统一既代表了文化的融合,也是乔伊斯一贯文化立场的体现。乔伊斯将西方人用于形容中国人的带有偏见的词语,用来描述爱尔兰族人并非讽刺中国人,而是把爱尔兰和中国身份交织在一起,并讽刺西方话语中的东方主义和对爱尔兰的偏见。通过将文化碎片的彻底碎片化、剥离、交织、使用,乔伊斯实现了对文化碎片的杂糅和融合,以此化解东方话语中的他异性思维。
戴教授指出,乔伊斯在超越了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模式的同时,也超越了对二元对立的对立。作品中存在着对二元对立的使用以及颠覆,这种模式被乔伊斯称为“万花筒”(Kaleidoscopic)。从《芬尼根的守灵夜》中对中国史的描述看,在世界史整体模式上呈现出维科式的历史循环模式,在历史各阶段的微观模式体现出布鲁诺的辩证统一。乔伊斯认为,包括中国史在内的世界史,都是由对立抗争而又统一融合这种二元关系模式构成。
虽然乔伊斯的种种叙述模式都在颠覆东方主义话语,但是其解读依然建立在西方众多流行资料中的老生常谈与刻板印象之上。如何减少这种东方话语,书中的孔子叙述具有一定启发性。主人公作为文化奠基者的原型,其中国化身无疑便是孔子。因此,孔子在书中代表儒家文化来补足世界文化大融合的图景,其教诲也被乔伊斯用来对抗爱尔兰的社会弊病。
最后,戴从容教授总结道:通过《芬尼根的守灵夜》独特的历史叙述方式,中国不再只是欧洲文艺作品中的几个面孔,也不再只是东方主义话语中的刻板印象。乔伊斯通过对日常话语中的中国文化碎片进行杂糅和挪用,改变了萨义德所批判的态度与能指结构,打破了传统世界史叙事模式中暗含的等级秩序,并且为各民族文化融合提供了可能途径。
讲座结束后,主持人刘燕教授进行了总结。她指出,乔伊斯的作品都是“超越”的体现,是20世纪文学的喜马拉雅山,戴教授却能以由浅入深的的方式为听众透彻解读这部“奇书”,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文学盛宴,从细节和文本出发的研究方式也给予我们很多启示。《芬尼根的守灵夜》体现出十足的创造性与跨越性,它从“阿波罗精神”走向了“酒神的境界”,此时是没有国别、民族、语言且超越人类隔阂的乌托邦式梦境,能够看出乔伊斯世界主义的倾向。想到达到此等境界,如何超越欧洲中心主义便成为核心问题。乔伊斯却能够跳出其外,将其放入整体的东方书写中,以见乔伊斯复杂的知识结构以及创作的突破性。他用碎片这种后现代主义的、具有创造性的方式、从结构到解构的、不断超越的方式来书写历史。戴教授通过文本拓展到对乔伊斯如何用碎片化、创造性的方式突破东方中心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的框架。乔伊斯的天才之处在于,他突破了传统欧洲文化模式,用自己的创新方式,尤其是语言的碎片化和意象的杂糅变形,开启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时代,其带来的深层次的、创造性的思潮依旧在延续。戴教授以小见大、图文并茂地为我们带来对《芬尼根的守灵夜》独特的阐释与解读。这一研究主题对如何认知中国形象、西方作者如何书写和想象中国、如何通过曲折迂回的方式突破欧洲中心主义并进行文化的重构具有重要意义。当下,我们要重新认知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要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和沟通,既看到西方作者的局限性,也要感受其如何突破自身文化中模式化框架,向世界开放,把全世界不同民族文化语言以及优秀创新能力融合在未来的文学可能性中,促使人类逐步走向超越边界、隔离、相互分享的时代。
最后,戴从容教授和听众进行了问答互动。以下是问答精选。
Q1黄浩宁(北大中文系)
戴老师好。您指出,在《芬尼根的守灵夜》中乔伊斯采用了崇高与卑贱结合的叙事方式,并举出了其中关于孔子和李广的例子。请问:在该作品中乔伊斯有无通过中国、爱尔兰或者其他文化中人们不太熟悉和关注的小人物为原型主角,以反映自身的理念呢?这种关注小人物的模式有没有影响到乔伊斯呢?
A1戴从容
谢谢你的提问。我飞速地回想了一遍《芬尼根的守灵夜》,其中谈到中国的部分里,乔伊斯并没有提到中国的小人物。但是乔伊斯偶尔提到的“拳民”,如果把他们视为小人物或者普通人的话,也可以认为是他对此的一种关注。在《孔子的故事》里也提到了其弟子和一些其他的普通人,但乔伊斯却没有提及他们。我的想法是,在《芬尼根的守灵夜》中,乔伊斯要融汇太多的文化和人物了。在爱尔兰的部分,与小人物相关最为明显的就是主人公,他是一个酒吧老板,他和他的子女都是非常普通的人。所以,在人物塑造上,虽然HCE这一象征的原型是孔子、基督这些高贵的形象,但乔伊斯是把他当作普通人来描写的,这也符合他自身的理念。至于他是否必须从中国的历史中挑选人物呢?他在爱尔兰的历史中已经挑选了太多的人物了,这些人物虽然可以说是小人物,但确实在爱尔兰的历史中有所记载。这些人物是否属于小人物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在《芬尼根的守灵夜》中,乔伊斯囊括了爱尔兰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人物,至于中国的部分,乔伊斯选取了太多的文化,没有这种精力和必要进一步增添,这样做也会让叙述变得过于混乱。所以在例如埃及、印度等非欧洲文化中,在考虑到他的读者时,他选取的都是比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人物。
Q2张学义(山东科技大学)
戴老师,您能否介绍一下乔伊斯时代或其作品背景中的政治势力构成及其各自地位作用?
A2戴从容
虽然乔伊斯一直旅居欧洲,但他一直关注的都是爱尔兰的历史和故事。乔伊斯主要谈到的有罗马天主教、英国方面的政治势力以及爱尔兰争取民族独立的势力。例如新芬党(Sinn Féin,意为“只有我们自己”),以及跟芬尼根所相呼应的芬尼亚兄弟会。芬尼亚兄弟会是美国的爱尔兰移民团体成立的争取爱尔兰独立的组织,其计划是夺取加拿大以交换爱尔兰的独立。“芬尼亚”一词也代表了爱尔兰共和军,即新芬党的争取独立的武装力量。如果我们从政治的角度去阅读,《芬尼根的守灵夜》描写的就是新芬党争取爱尔兰独立这一过程的复杂历史。新芬党内部也有关于爱英合作和完全独立的两个派系,并因此而产生了分裂。新芬党带来了爱英战争和充满暗杀与暴力的爱尔兰内战,给爱尔兰留下了极大的后遗症。乔伊斯对待这三方势力的态度是比较复杂的,在此书中也有所体现。他极为反感罗马天主教,希望爱尔兰民族摆脱教会的控制。对于英国,乔伊斯的政治立场是比较稳健和包容的,他不像新芬党一样主张爱尔兰摆脱英国的一切,也不会简单将英国的殖民力量批判为邪恶的,认为英国有爱尔兰需要学习的进步的一面。这个问题总的来说是比较复杂的,我也写了一篇相关的文章,要把这些说明白是需要花大量笔墨的。
Q3杨世海
乔伊斯为何没获诺贝尔文学奖呢?其中有些什么样的故事或逸闻?望老师解答!谢谢!
A3戴从容
乔伊斯是一个先锋的、小众的艺术家。叶芝、萧伯纳都曾邀请乔伊斯回到爱尔兰、加入爱尔兰文学院,却都被他所拒绝。当时大家都不认为他能够代表爱尔兰文化。乔伊斯意图揭露爱尔兰人“精神的瘫痪”,爱尔兰人、爱尔兰政府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能够接受他的作品。《尤利西斯》当时在各国出版却未能在爱尔兰出版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虽然在今天乔伊斯得到了大众的尊重,但在当时,小众的乔伊斯无法代表这一群体,得不到他们的支撑力量。此外乔伊斯的很多作品都是非常先锋的,比如说《芬尼根的守灵夜》这部作品,如果不接受后现代的写作手法,是很难理解这部作品的。他太过先于他身处的时代了,就像卡夫卡一样。所以,在当时要令较为稳健保守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能够看到他的先锋性是比较难的。这是我的一点理解。
中国比较文学云讲堂学术协调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张辉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主编、上海外国语大学宋炳辉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苏州大学季进教授,辽宁省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秘书长、大连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办公室)处长傅琼,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秘书处、大连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办公室)副处长、比较文化研究基地副主任华媛媛教授,以及来自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数十所国内高校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三省一区比较文学学者等近300人于腾讯会议参加了讲座,同时有近5000观众在B站观看了线上直播并参与互动。整场讲座持续了约两个小时,内容丰富、话题深刻、发人深思。
特别鸣谢以下大连外国语大学师生:
预告文案和纪要撰写:李诺然 叶子豪;腾讯会议录屏(含合影环节):苗 淼;海报设计:马宜遥;图片/背景:赵寒池;腾讯会议管理:李 洁 黄 波;B站录屏:李艳艳 张云帆;B站/腾讯问答整理:王 莉;微信群协助管理:刘洗萌;合影组织(腾讯会议本地/云端录制):黄 波
中国比较文学云讲堂 · 缘起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于1985年,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应运而生。正如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首任会长杨周翰教授所云:比较文学学科,既诞生于学院之中,也与现代中国整体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立足中国,对话世界,努力做到“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是我们的共识,也是我们的共同使命。
庚子年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学术方式。基于此,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创立“中国比较文学云讲堂”这一新的学术平台。希望以此云端讲座的特别形式,切磋学术,激活思想,服务社会,展现国内外学术同仁的最新思考,为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文化建设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
云讲堂,将与《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以及即将陆续出版的“中国比较文学文库”,形成序列,互相呼应。
云讲堂,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大连外国语大学承办。诚邀各位学术同道拨冗加盟,也竭诚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2020年7月28日
一、“云讲堂”学术委员会
乐黛云 饶芃子 陈 惇 钱林森 严绍璗 刘象愚 孟 华 张隆溪 王 宁 杨慧林 曹顺庆 陈跃红 叶舒宪 陈思和 刘小枫 高旭东 张 辉 宋炳辉 刘 宏
二、“云讲堂”学术协调人张 辉 宋炳辉 季 进 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