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驹过隙,光阴匆匆。阿威罗大学孔子学院自2015年4月揭牌成立以来,已然走过两个春秋。在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合办双方的精诚合作、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下,阿威罗大学孔子学院已经将中文与中国文化深深扎根在葡萄牙中部的土壤上,成为当地文化界、学术界与文艺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庆祝落成两周年,阿威罗大学孔子学院自2017年4月26日至2017年5月26日期间举办系列活动,在阿威罗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再次点燃“汉学热”。







共鸣起航,民乐当先
由专业演奏家与多才多艺的留学生们组成的民乐演奏团体为孔院两周年奏响了第一支庆生曲。琵琶,古筝,葫芦丝,融合进传统的葡萄牙吉他,依次为与会学者听众与大学师生奉上了精彩而独特的音乐体验。与以往的音乐表演不同,此次活动的全部演奏均位于大学公共区域,形式上更接近葡萄牙传统的“大学法多”——演奏者与师生直接接触、互动,形式更加灵活自由。一曲过后,更有葡萄牙学生上前要求试弹琵琶。演奏的留学生临时客串了次琵琶老师,现场指导。
刚刚组建的孔子学院舞龙队也在此次庆典中初次亮相。由孔子学院武术学员组成的舞龙队经过统一的训练和与音乐系打击乐学生合作,已经初步排演出一支较为简单的龙舞,惊艳亮相在阿威罗大学的校园当中,引来阵阵围观拍照。这支具有一定武术功底的学员正在利用空余时间准备更加精彩和专业的舞龙表演,将在下个学年度成为孔子学院文化展示活动中的重要部分。
文化精魂,书画篆印
作为本次文化活动中的“重头戏”之一,书法和篆刻展台从一开始便受到葡萄牙师生学者的广泛关注。很多有中文学习经历的学生主动上前,在水写布上用毛笔“泼墨挥毫”,展示自己的汉字书写。中国传统的篆刻艺术也引来了众多关注。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葡萄牙的传统文化中也有火漆印章,且同样具有印信,凭证的含义。得知同样的功用被小小的石料实现,大家纷纷表示惊奇,上前围观。同时,两枚“定制”款的印章作为礼物,分别赠与阿威罗大学校长马努埃尔·亚松森博士与语言文化系系主任若昂·马努埃尔博士,以感谢他们对孔子学院各项活动的支持与合作。
作为本次活动中展期最长的展览,“亚洲——语言文字的帝国”主题展自布展之日起便广受大学师生,尤其是语言文化系师生的注意。该展览由阿威罗大学孔子学院和东方葡萄牙学会联合举办,通过数十张展板详细生动地展示了东方文字语言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和不同语族之间的关系,兼具科普性与学术性;更使葡萄牙师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亚洲语言文化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学术研讨,中葡桥梁
自二月份成功举办首届“中·葡跨文化对话”国际研讨会以来,阿威罗大学孔子学院已在葡萄牙学术界尤其是中国、汉语与汉文化研究界占有重要地位。此次活动期间,共举办四大专题、九场专项讲座和研讨。其中,“一带一路”主题研讨除了吸引学界人士参与外,更有旅游、工商和贸易及政界人士参与,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共鸣。
此次两周年活动成功举办, 充分证明了自揭牌成立两周年以来阿威罗大学孔子学院在语言教学、学术研讨。文化活动组织方面取得的出色成就,标志着孔子学院从成长到成熟的进步与发展。阿威罗大学孔子学院将再接再厉,全力做好中葡间文化与学术的桥梁,将汉语与中国文化带进葡萄牙中部的千家万户中。
作者:王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