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第二届孔子学院口语翻译大赛在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新西伯利亚师范大学、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等多所高校汉语专业的大学生参加了本次大赛。我校俄罗斯孔子学院院长王婵娟、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新西伯利亚国立经济管理学院等高校的本土汉语教师担任了本次比赛的评委。



本次比赛分为俄译汉、汉译俄两部分。内容包括中俄文化、经济、外交、教育、艺术、青年问题等各方面的知识,所选材料取自中俄各种媒体最近的新闻报道,词汇具有专业性、新闻性、实用性等特点。面对这些有一定难度的翻译材料,不论是汉语专业四年级的大学生,还是仅仅自学了一年汉语的汉语爱好者,都表现得沉着冷静、自信大方,给评委和观众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新西伯利亚国立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亚历山大以沉稳的气质、快速的反应、流利的表达,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取得大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得到参加孔子学院暑期大连外国语大学夏令营的奖励。
比赛结束后,王婵娟院长对比赛做了点评。她说,通过本次比赛,既看到了选手们优秀的表现,也发现了选手们在汉语学习方面的不足。她告诉选手,要做好翻译工作,就要让自己成为百科全书,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文学常识和其他专业词汇。不仅要了解对象国的语言文化,也要了解本国的语言文化在对象国语言中的表达。她鼓励选手们继续努力,学好汉语,为中俄交流和友谊作出贡献。
通过本次比赛,也发现了本土汉语教学中存在的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僵化、新生词汇掌握不足、忽视口语表达等方面的问题,为孔子学院推动和改进本土汉语教学提供了依据,使孔子学院更加明确了今后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方向。
作者: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