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孔子学院

亚美尼亚孔子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外孔子学院 >> 亚美尼亚孔子学院 >> 正文

我校亚美尼亚孔子学院下设俄罗斯-亚美尼亚大学孔子课堂举办首届“青年学者中国学研究论坛”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0日来源:  作者:韩明杰、宿岿岚

当地时间6月5日,亚美尼亚孔子学院下设俄罗斯-亚美尼亚大学孔子课堂在线举办了首届“青年学者中国学研究论坛”。

俄罗斯-亚美尼亚大学副校长卡基克•扎尔占多维奇(Gagik Zarzandovichi),俄罗斯-亚美尼亚大学文学院院长阿依达•谢尔盖耶乌娜( Aida Sergeevna),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婵娟及多位知名学者教授和俄罗斯-亚美尼亚大学东方区域学专业全体学生共计50余人参加了此次在线学术研讨会。

b216b29c02dd907c7f93fa48eab1273b.jpg

参会嘉宾

卡基克•扎尔占多维奇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亚美尼亚和中国在历史上就有着不解之缘,而且两国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孔子学院在教授汉语的同时,更是连接中亚两国间的桥梁纽带。他希望,通过本次研讨,能够进一步加强中亚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王婵娟在发言中肯定了俄罗斯亚美尼亚大学在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研究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并希望今后双方在汉语教学、科学研究、师资培训及留学生交流等方面开展更广泛交流与合作。

阿依达•谢尔盖耶乌娜表示,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提高文学院东方区域学专业师生的学术水平,加深对中国学方面的研究,加强中亚高校间人文领域的合作。

研讨会上,共有18名亚美尼亚青年学者和高校学生参与讨论。其中,阿努史•阿鲁木杨(Anush Arumyan )在《司马迁和莫夫塞斯·霍勒纳西穿越历史的红线----两国杰出史学家著作中的中国和亚美尼亚的关系》一文中论述了中亚两国史学家的著作,阐述了中亚两国在历史上源远流长的联系。米莲娜•叶普雷米杨( Meline Yepremyan)在《中国和撒克逊瓷器对比分析》一文中,通过两国的瓷器文化的对比,从艺术和文化上阐述出了两国文化的异同。莉莉特•达拉克杨(Lilit Dallakyan)在《中国贫困地区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中指出了中国社会存在的贫困地区问题,高度赞扬了中国政府的扶贫政策及取得的成绩。露西娜•阿拉木杨( Lusine Aramyan)在《中国宗教对中国社会生活、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一文中,深入分析了中国广泛传播的宗教和宗教传统对当地人口生活各个领域的影响。安娜•玛努查罗夫娜(Anna Manucharova)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亚美尼亚将被纳入这一轴心的前景》一文中,提出中国建立大规模投资和运输基础设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思想,以及亚美尼亚被纳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景。玛里娜•库查梁(Marina Kocharyan)在《分析中国传统神灵和传奇英雄-----神话情节和肖像画》一文中,通过中国传统神灵和传奇英雄的情节及肖像分析,来展现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艾伦•卡拉徘羌(Elen Karapetyan)在《秦汉时代的帝国的兴起和历史现实的反映》一文中分析了秦汉帝国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各个层次的质变,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各个领域的发展,还特别强调关于来世思想对丧葬建筑的影响。代表们还就《孔子国家管理思想》《儒家学说的哲学和社会政治范畴》《法家的社会政治观点》《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建筑特点》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5c00338c292198ca29060f2f444b5f70.jpg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afbcb91bfc33d5dca3e5a27d2011e013.jpg

中国建筑特点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亚美尼亚青年学者和高校学生投稿近50余篇,涵盖了中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等多方面的领域。学生们准备充分,选题新颖,视角独到,逻辑清晰、观点明确,博得了听众和嘉宾的阵阵称赞。会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研讨和交流开拓了他们的科研视野,增长了见识。嘉宾们也表示,此次研讨会选题丰富,体现了学生对研究中国学的浓厚兴趣。这样的研讨会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语言、社会政治、哲学、历史及艺术的研究兴趣,必将为学生今后中国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研讨会后孔子学院和俄罗斯-亚美尼亚大学还达成在该校成立中国学研究中心的意向。

疫情挡不住中亚人文交流的步伐。研讨会的召开,有利于扩大中国学在亚美尼亚的影响力,有利于汉语教学在亚美尼亚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孔子学院持久培养高层次的汉语人才。通过本次研讨会,中亚两国人文交流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作者:韩明杰、宿岿岚

上一条:我校亚美尼亚孔子学院举办“弘扬中华民俗文化——端午线上剪纸体验活动” 下一条:我校亚美尼亚孔子学院顺利举办首场HSK、HSKK居家版网络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