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由埃里温“布留索夫”国立语言与社会科学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21世纪的丝绸之路:合作与展望”国际论坛在亚美尼亚国家科学院隆重举行。中国驻亚美尼亚大使馆罗世雄参赞、亚美尼亚外交部副部长马纳萨良、亚美尼亚文化部副部长波戈相、亚美尼亚总统府代表涅尔西相、亚美尼亚教育科学部代表萨克良和国民议会议员穆拉江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致辞。参加本次论坛的有中国专家代表、亚美尼亚政商界代表、各研究机构专业人士和亚美尼亚、俄罗斯、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学生代表和在亚中国人代表等300余人。新华社、亚美尼亚国家电视台、亚美尼亚新闻网、亚美尼亚消息网、“亚美尼亚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全程报道了本次活动。





中国驻亚美尼亚大使馆罗世雄参赞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中、亚两国源远流长的民间友好和经贸合作,他指出,中亚两国应该简化贸易程序,欢迎亚方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背景下积极探索,在基础设施、交通、轻工业、能源、有色金属等领域与中国加强双边合作。亚美尼亚国会议员穆拉江女士刚从中国访问归来,她对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充满信心,希望两国加强人文和经贸合作。亚美尼亚文化部副部长波戈相高度赞扬了孔子学院在介绍中华文明、促进民族互信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亚美尼亚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推动两国双赢合作。亚美尼亚总统府代表涅尔西相充分肯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伟大意义,并指出,丝绸之路是巩固和深化两国合作关系的重要形式,我相信,此次论坛将会成为讨论打造丝绸之路的重要对话平台,亚美尼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欢迎中国企业来亚开展合作。亚美尼亚教育科学部代表表示,亚美尼亚孔子学院在当地培养了大批的汉语人才,为两国在新形势下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论坛分上、下两个半场,分别就“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前景展望和新形势下孔子学院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在上半场的报告中,中国驻亚美尼亚大使馆罗世雄参赞展望了中、亚两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的合作前景,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胡霞教授对两国农业领域合作新途径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亚美尼亚国立大学国际关系教研室主任恰雷米杨分析了苏联解体后的中-亚关系,亚美尼亚国家科学院研究员马伊良介绍了“新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与格鲁吉亚的合作经验,新疆社会科学院胡红萍教授和王宏丽教授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框架下的中-亚两国之间及中国新疆与亚美尼亚之间的合作潜力。
下半场的研讨中,亚美尼亚、俄罗斯、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孔子学院的中外方院长和教师代表及亚美尼亚高校研究生和大学生代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的教育合作、对外汉语教学法、以及孔子学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们一致表示,中亚、高加索地区及俄罗斯的孔子学院应加强经验交流和教科研合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积极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所带来的新机遇,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孔子学院及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论坛结束后,各国孔子学院的中外方院长及教师代表们还将参加次日举办的汉语教师培训活动。
本次论坛是亚美尼亚境内继前不久中国驻亚美尼亚大使馆“丝绸之路经济带”推介会之后的又一重大活动,为进一步提高亚美尼亚学术界和社会民众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认识并积极探讨两国合作新机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作者:刘华荣、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