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仁川大学孔子学院陆续与当地博文初中、博文高中,以及仁川大学法学院深入开展“学学合作”。共有50余名初高中学生及20余名大学生参与了此次汉语培训项目。我校仁川大学孔子学院安晓燕、刘亚楠和王馨莹三位教师被派往上述教育机构任教。


博文初中和博文高中都是仁川地区天主教会财团所属学校。博文初中成立于1940年,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从今年9月开始, 我校仁川大学孔子学院每周为博文初中的学生安排一次放学后的中文课程,该课程预计会持续到明年。我校孔子学院教师安晓燕承担博文初中的汉语教学任务,她专业的教学素质、丰富的教学经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热情。
博文高中作为博文初中的直接对口高中,也将学生的汉语能力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次博文高中向仁川大学孔子学院申请了两位汉语老师。刘亚楠老师主要负责入门班的课程,从拼音开始逐步帮助学生了解汉语。王馨莹老师主要负责初级班的课程,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前提下,王老师将结合同学们的实际需求,带领大家学习最常用的汉语口语和社会文化知识。两位老师的课程预计将于12月5日开始,分三次完成。
此外,为满足在校大学生的汉语学习需求,作为孔子学院重要合作单位之一的仁川大学也积极向我校仁川大学孔子学院申请老师。今年冬天,仁川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们将赴中国上海,与华东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的教授和学生们进行学术交流。为迅速提高学生们的汉语水平,并且尽快了解中国基本的风俗文化,从今年11月18日开始,仁川大学特别邀请我校仁川大学孔子学院的老师,对赴华研修的学生进行汉语教学及中国文化的培训,该培训项目共分三期进行。由于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我校仁川大学孔子学院教师王馨莹在初次上课时主要巩固汉语拼音,并进一步纠正了学生们的发音问题。在接下来的课程中,王老师将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通过“买东西”、“问路”、“点菜”、“个人爱好”等日常用语的学习和中国茶文化、饮食文化、京剧文化、传统游戏、剪纸等文化知识的介绍,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为他们在中国的学术交流活动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作为仁川地区唯一的孔子学院,我校仁川大学孔子学院承载着为当地市民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而在广大市民中间,学生是学习汉语的最主要群体,也将成为最大受益者。我校仁川大学孔子学院与仁川地区的中学、大学积极开展“学学合作”,有助于提高孔子学院的影响力,开拓汉语学习的市场,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极大满足了学生们的汉语学习需求。
作者:宋倩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