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3年第六期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岗前培训结班仪式在我校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行。语合中心志愿者管理处副处长沈胡婷、我校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傅琼出席了结班仪式并致辞。

结班仪式开始前播放的短片回顾了一个多月的培训历程,视频中的点滴画面让学员们感慨动容。
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任龙会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通过“感谢”“收获”与“期待”三个关键词向所有学员分享了自己在培训期间的收获与心得。

学员代表西安外国语大学 任龙会发言
班主任代表黄先辉老师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培训期间参训学员支持与配合的感谢,并祝愿大家学有所成,在新的征程上一切如愿、顺利。

班主任代表黄先辉老师发言
教师代表李阔老师对此次培训的内容、形式及在培训中各位学员的表现及收获进行了总结,他希望大家成为一名民间外交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师代表李阔老师发言
傅琼主任代表我校对学员们顺利完成培训表示祝贺,对语合中心的支持和全体工作人员的付出表示感谢。她介绍了我校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她希望志愿者们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异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用对方易于理解与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以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向国际友人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傅琼致辞
沈胡婷副处长在致辞中代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向各位学员表达了真挚的问候,并就我校对此次培训的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表示了感谢。她对全体学员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希望大家把握机会,加强学习,在不断学习中实现更好的成长;二是希望大家志存高远,在岗位上精耕细作,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三是希望大家成为双向交流的使者,以更加包容的态度迎接不同的文明。最后她通过志愿者项目的5个关键词:“梦想”“成长”“友谊”“连接”“未来”,表达了对志愿者“实现初心,收获友爱,历经成长,遇见更好未来”的期待。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志愿者管理处副处长沈胡婷致辞
仪式上,沈胡婷副处长和傅琼主任共同为结业学员颁发了培训证书。

沈胡婷副处长、傅琼主任共同颁发培训证书
最后,全体学员合唱《瀚语之花盛开》,以此表达作为一名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心怀梦想,肩负使命,传播文化的情怀。

全体人员合唱《瀚宇之花盛开》

据悉,本次培训历时5周,共计250余课时,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授课。培训以适应学员需求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案例教学为手段,以小班试讲点评为特色,以优秀师资为保障,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注重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小组研讨相结合,统一授课与分类教学相结合,试讲操练与点评指导、成果展示相结合,在线直播、线下授课及观看录像相结合,以全面提升学员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能力、中华文化教学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54所学校的101名志愿者顺利完成培训任务并将作为CPIK项目教师赴韩国任教。
CPIK项目全称为Chinese Program in Korea,是2012年为纪念中韩两国建交20周年,两国代表机构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原“国家汉办”)与韩国教育部国立国际教育院共同签订的“中韩教师交流合作协议”框架下的汉语教学项目。